
图①:龙华(左一)参与免费为居民送菜活动。 牟 颖摄 图②:李穆(左一)与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卡口检测往来人员体温。 吴佑财摄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
在湖北宜昌,为解决挂职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暂时无法到岗的问题,当地组织干部就地下沉,采取谁有条件谁接力干的办法,降低疫情对帮扶工作的影响。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两位干部在这个特殊时期接力扶贫的故事……
“您目前需要居家隔离,无法外出……”得知这一消息时,龙华有点蒙。
2月3日,原本是龙华回平水村返岗的日子,但由于女儿从武汉返回宜昌过年,龙华需隔离至2月8日。
龙华是宜昌市统计执法监督局局长,去年5月来到兴山县古夫镇平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平水村曾是个深度贫困村,经过多年帮扶,于2018年整村出列。本来,龙华打算年后加紧发展村里的特色小水果产业,巩固脱贫成果。“计划做了一箩筐,可人却给憋在小区了,村里的防控怎么办,产业也不能落下……”龙华越想越焦急。
顶岗
一个多月来,他把脱贫攻坚的一股子劲儿,都用在了防疫上
苦恼之际,一份通知让龙华看到了希望。原来,市里已提前考虑到类似情况,要求确需居家观察和不能按时返岗的扶贫队员,由各单位派人顶岗。
可是找谁合适呢?龙华赶紧向宜昌市统计局党组求援。一番摸查后,发现局里的青年干部李穆回乡过年,正好被“隔”在了古夫镇。考虑到李穆曾经做过基层司法工作,有一定群众工作经验,党组当即决定,委派李穆顶替龙华前往平水村开展扶贫工作。
“心里石头总算落了地。虽然暂时回不去,但也不想闲着,做点事才踏实。”龙华积极响应市里的号召,就地下沉,成为西陵区翁家堰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书记。
一个多月来,龙华把脱贫攻坚的一股子劲儿,都用在了防疫上。
他每天至少2次前往7个值守点巡逻,根据人流大小及时调整值守人员分配思路。“这个点保供人员较多,上下班以及中午吃饭时间人员来往相对频繁。”在靠近西陵二路立体停车场的值守点,龙华介绍,高峰时期会将这里的值守人员由6人提升至9人。
社区生活千头万绪,把活干细干实才能让大家满意。银辉花园住户张女士从韩国经重庆回国,在当地隔离观察14天后回来,部分小区住户有所顾虑,反对张女士直接回社区。双方僵持不下。
“大家想外防输入,出发点可以理解,但不能聚集起来给病毒机会搞内部扩散呐。”耐心劝退小区居民后,龙华又给张女士的爱人做工作,“从外地回来,主动配合健康检查,杜绝途中的安全隐患,对自身和家人没有一点坏处啊。”最终,张女士心悦诚服,自觉接受社区外观察。
参与值守、保障居民物资供应、化解防控隐患……龙华也把他搞扶贫的经验都派上了用场。比如,除了联络专业消毒公司开展全方位专业消毒,他还为社区争取了84消毒液、医用酒精等防疫物资,“四处联络争取物资,就和之前跑扶贫项目差不多!”龙华说。
白天像打仗一样忙,一到睡觉前,稍有闲暇,龙华心里就开始牵挂起90公里之外的平水村。“脱贫攻坚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没有产业,就没有造血功能。”这段时间,他也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为自己心心念念的特色小水果产业争取产业扶贫项目资金。
融入
扶贫工作队变身防疫突击队,一手抓抗疫,一手抓扶贫
2月4日晚7点,李穆搭乘县政法委的车,从相隔16公里的古夫镇来到平水村村委会。
“您放心,我一定把驻村工作做好……”返乡过年的宜昌市统计局贸易科干部李穆,接到顶替龙华的电话通知,毫不犹豫地应下来。“疫情袭来,防疫和扶贫的人手都很紧张,能够为老乡们做点事,我还蛮开心。”
李穆之前仅到过平水村一次。“临时过来顶岗,两眼一抹黑,就怕做不好。”刚来时李穆心里有些忐忑。
好在有龙华和其他扶贫干部热心指点,驻村第一天,李穆认真翻看了每一户村民的基本情况统计表,重点掌握帮扶户的详细情况。“您家里人身体都还好吧?生活物资缺什么?做好防护少出门,有需求就同我们讲……”疫情防控期间不便频繁走访,李穆就挨个给帮扶对象打电话,对所有帮扶户的身体、生活和生产等情况有了大致了解。
来到村里以后,李穆所在的扶贫工作队也变成了一支防疫突击队,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扶贫。
平水村山多人稀,住户分散。“喊了听得见,一走大半天。”为了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李穆和村干部组织村里的文艺队,走组串户,到屋场院子敲锣打鼓,唱起防疫“顺口溜”。他们将私家车接上大喇叭,在配送物资时沿路播放防疫知识。在村广播不能覆盖的偏僻湾子,索性停下来反复播放。
私家车变身小货车,干部变身搬运工。每天村委会都有专人按照村民的订单,到县城采购物品再送到家中。多的时候一天有40多个订单,两辆车要跑两三趟。“加满一箱油,跑不到几天就没了。”平水村党支部书记周发清说。
“我家米不够吃了”“小孩奶粉等用品告急”“药没有了”“肥料和种子要买了”……村民们在各小组工作微信群里一张嘴,或者在电话里招呼一声,李穆马上变身“送货员”。
“非常时期,我们就得给村民服好务,当好宣传员、体检员、代购员、投递员和服务员。”李穆说。
接力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多方面培养锻炼了干部
——“村里的种子化肥缺不缺?”
——“已联系镇农资商店,我们统计完需求,就可以送过来。”
——“2019年全村外出打工有370多人,目前有100多人能出去打工,还有100多人没有出路。”
——“请示了局领导,这个问题咱们想办法,对接市内企业提供就业岗位。”
……
打开手机,龙华和李穆的通话、聊天记录能翻几十页。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推动特色小水果产业和劳动力就业成为他们最近关注的重点。
在平水村向阳的金字山坡上,新栽的冬桃等果苗,有的已经吐出新芽,李穆隔两天就要来看看果苗生长情况,“疫情过后,要第一时间邀请农技专家来开展现场技术培训。”
“不过扶贫资金还是比较短缺”,龙华虽然不在驻点村,但他为平水村争取资金的脚步没有停过。
“好消息!市统计局党组决定拨付2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请尽快办理财务票据工作,方便资金早日到账。”最近一有时间,他就四处奔走,好在已经落实了5万元改水基础设施项目,5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也正在加紧申报。
“项目资金到位后,我们将给村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农资支持,并进一步扩大特色水果种植规模。”龙华对特色小水果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种好是一方面,也要把销路提前铺好理顺,等需求来了才能快速对接市场。”李穆说,对于产量较大的农产品,市统计局已和当地快递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但农产品销售有其特殊性,目前他们正在想办法对销售和物流进行优化升级。
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人员流动开始有序进行。用不了多久,李穆和龙华将回到各自的岗位。谈起这段经历,他们都深有同感,“就地下沉的方法立足实际,既解决了眼下的实际困难,抗疫脱贫齐抓共管,也多方面培养锻炼了干部,提升了贫困治理能力。”
这是李穆在平水村帮扶的第四十三天,脚下的山路已经愈发熟悉。不远处,村民们三三两两在山坡上劳作,白芨、七叶一枝花等药材已种植300多亩,柴胡等药材正在下种,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记者 范昊天 刘博通 周燕琼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2020年03月18日 11 版)
责编:李晓航、周璇
当地时间3月17日,纽约州州长科莫(Andrew Cuomo)召开发布会,宣布纽约州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达到1374人,成为全美第一个突破1000名确诊病例的州。科莫称,确诊人数中264例目前已经送医治疗,占总案例的19%。此外,纽约州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亦升至12例。

科莫表示,纽约州确诊数字增长快速是因为目前对疑似病例监测数量有了提升,已经超过10000次。他表示,预计纽约州新冠疫情的高峰大约在45天左右后到来。目前纽约已经全州关闭了学校、电影院、剧场、健身房和赌场等公共场所,并限制了餐饮行业仅能外卖或取餐。科莫说,如有必要,将学习部分国家关闭超市及药房以外所有场所。
他说,目前纽约的医院床位存在缺口,已经要求各家医院重新评估可接受的最多人数。
此外,纽约市的确诊人数也飙升至644人。(央视记者 徐德智)
责编:张振
3月18日电 据湖北省卫健委网站消息,3月17日0—24时,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其中:武汉市1例,其他16个市州均为0例。无境外输入性病例。
全省新增病亡11例,其中:武汉市10例,孝感市1例,其他15个市州均为0例。
全省新增出院896例,其中:武汉市812例、黄冈市23例、孝感市19例、鄂州市10例、宜昌市8例、十堰市7例、仙桃市4例、黄石市3例、襄阳市2例、荆门市2例、恩施州2例、荆州市1例、咸宁市1例、随州市1例、天门市1例,潜江市和神农架林区均为0例。
截至2020年3月17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7800例,其中:武汉市50005例、孝感市3518例、黄冈市2907例、荆州市1580例、鄂州市1394例、随州市1307例、襄阳市1175例、黄石市1015例、宜昌市931例、荆门市928例、咸宁市836例、十堰市672例、仙桃市575例、天门市496例、恩施州252例、潜江市198例、神农架林区11例。
全省累计治愈出院56883例,其中:武汉市40032例、孝感市3297例、黄冈市2779例、荆州市1499例、鄂州市1290例、随州市1222例、襄阳市1131例、黄石市963例、宜昌市881例、荆门市870例、咸宁市821例、十堰市645例、仙桃市535例、天门市478例、恩施州245例、潜江市184例、神农架林区11例。
全省累计病亡3122例,其中:武汉市2490例、孝感市128例、黄冈市125例、鄂州市57例、荆州市50例、随州市45例、荆门市39例、黄石市38例、襄阳市38例、宜昌市36例、仙桃市22例、咸宁市15例、天门市15例、潜江市9例、十堰市8例、恩施州7例、神农架林区0例。
目前仍在院治疗7336例,其中:重症2077例、危重症503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现有疑似病例数为0,当日新增数为0,当日排除3人,集中隔离人数为0。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275817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3866人。

图为3月15日,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解放南路,退役军人志愿者在勾兑消毒药剂。郧阳区自3月13日新冠肺炎病例清零后,未放松疫情防控,仍坚持利用人工喷洒和机械喷雾设备对公共区域和重点路段、楼栋进行全面消毒防疫,确保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稳定有序运行。 曹忠宏摄(人民)
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逐渐趋于缓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言人近日表示,总体上,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新增发病数在持续下降,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
提振信心的消息传来,心系桑梓的海外侨胞终于舒了一口气。近两个月来,中国举全国之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奋勇战“疫”。多国侨胞不约而同地向本报记者感叹:“这是一份博大的人民情怀!”
“在中国很有安全感”
最近,两条来自中国的新闻让泰国合艾华助中心秘书长魏光磊格外振奋: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专门赴湖北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12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表示,总体上,中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
“国内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等,专门到战‘疫’前线调研考察,这让我们海外侨胞真切感受到‘人民至上’的理念和战胜疫情的信心。”在魏光磊看来,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与中国采取的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密不可分。在这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斯洛伐克华人青年联合商会会长周彦君既感动又踏实。
周彦君的父母、妻儿都在老家浙江丽水。最初,听说浙江疫情形势严峻,身在海外的他急得不行。但很快,家人便传来让他心安的消息:当地政府采取了及时到位的防疫举措,社区公共场所天天进行消毒,防疫宣传资料发到家家户户手中。“家人们都说,在国内很有安全感!”
武汉“封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全国医护人员火速驰援湖北,各省区市迅速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近两个月来,中国积极战“疫”,各项“硬核”举措密集出台,为14亿中国人民筑起抵挡病毒的铜墙铁壁,也让海外侨胞由衷骄傲。
“我身边所有的外国朋友都认为,中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控制疫情发展,很了不起!”肯尼亚中华总商会会长卓武感叹,实践证明,中国迅速采取的一系列防控举措有魄力、有成效,为尽快尽早战胜疫情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充分表明中国政府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近日,在美国耶鲁大学校园内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耶鲁大学电机系访问研究员徐德清与现场来宾分享了中国抗疫的进展。“我很自豪地告诉大家,目前中国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已得到基本遏制,为世界各国防疫争取了宝贵时间、积累了丰富经验。而这离不开中国果断、坚决、彻底的防控措施。中国不惜一切代价,不仅对中国人民负责,也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时刻把百姓放在心上”
在守牢防线、扎紧篱笆的同时,中国各地政府全力保障疫情期间的生活物资供应,让“宅”在家中的老百姓不愁“菜篮子、米袋子”,安安心心“家中购”。这也让海外侨胞在念及故乡亲人时,少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放心。
“每隔一两天,我都会给国内的亲人打电话问候。舅舅、舅妈告诉我,在他们生活的汉口,日常生活物资都有保障,情况不错。住在上海的父母也说,物资供应充足,社区工作人员非常周到。从家人的话中,我能感受到,基层干部真的时刻都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澳中商业峰会主席杨东东说,每次听到电话那头的一声“安好”,他的心就定了。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中国各级政府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生命为重,这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杨东东感叹。
疫情期间,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吴昊一直住在江苏南京老家,这让他能够更近距离地感受基层防疫工作的细致入微。“在我居住的社区门口,有专人值班,为来往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大门外还搭起临时的铁架,用于存放快递。最近,南京还打出促进消费‘组合拳’,面向市民和困难群体发放总额度超过3亿元的消费券。这些惠民生、促发展的举措都是‘人民至上’理念的有力体现。”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连日来,多地多部门陆续出台支持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徐德清设在浙江湖州、宁波的微总部创新基地,从2月上旬已开始着手复工事宜,而当地政府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他的复工更加心中有底。“当地干部多次来现场听取企业困难及需求。宁波基地给所有入驻企业减免1个月房租,湖州基地力度更大,减免3个月房租。”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考察武汉时强调,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中国领导人的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数抗疫‘战士’为人民冲锋在前的勇气,汇聚成大仁大义的中国力量,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吴昊说。
“终于等到春暖花开了”
“是什么动力让你选择去武汉一线,难道你不怕吗?”“感觉自己是做这份工作的,这个时候应该要来。”
这段对话发生在周彦君和丽水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主管护师李艳之间。相距万里的两人从未谋面,因为丽水市侨联近期发起的“百个侨团”结对“百名白衣战士”活动而成为“网友”。
2月中旬,李艳作为丽水市第五批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医疗队中的一员,驰援武汉。如今,她在一线战“疫”已一个多月。忙碌之余,她会在微信群中与结对的斯洛伐克华人青年联合商会会员们分享自己的战“疫”日常。
“每次看到老乡发来的照片,尤其是她与治愈患者竖起大拇指的合影,我们都特别感动,也为她骄傲。这种救死扶伤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周彦君说。
疫情之下,中国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14亿中国人民亦紧紧团结在一起,以非凡的勇气与奉献精神,彼此守护,共击病毒。发生在普通中国人身上的小故事,几乎每天都在打动海外侨胞,也让他们为自己的同胞深感自豪。
旅欧作曲家朱培华回忆起春节以来在家乡杭州度过的时光,一件件近在身边的点滴小事总让他热泪盈眶。
“我记得1月底,在江南湿寒的冬天,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穿着棉大衣,24小时坚守在疫情防控检测点上。我还听说,一名下沉社区的女同志,为了给一栋出现疑似病例的居民楼内的居民提供服务,在阴冷的楼道里值守,一站就是6个小时,冷了只能跺跺脚。太不容易了!”朱培华说,这些耳闻目睹的暖心细节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将这份感动写进乐曲中,创作出《出征,出征》《樱花雨》《你》等多首动人歌曲,在海内外侨界传唱。
“正是中国人民一条心,才迸发出战胜疫情的无穷力量。故乡疫情趋向缓和,我们海外侨胞心里就踏实了。”魏光磊说,他要继续向身边的外国友人讲述中国抗疫的精彩故事,传递中国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与必胜信念。
近来,国内多地传来确诊病例“清零”的好消息。这些天,朱培华家中的窗外,已能望见不远处的钱塘江畔渐渐热闹起来了。“路边的玉兰花开了,路上的车子也多了一些。滨江步道上,孩子们戴着口罩,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骑脚踏车。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等到春暖花开了!”(记者 严 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3月18日 第 06 版)
责编:张振
3月17日12时至24时,我市无新增报告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无本地疑似病例,治愈出院病例3例。截至17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415例,治愈出院病例369例,治愈出院率88.9%。
3月17日12时至24时,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其中西班牙1例、英国1例。疑似病例11例,其中英国5例,西班牙3例,卢森堡、加拿大、巴西各1例。治愈出院病例1例。截至17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3例,治愈出院病例4例。
截至3月17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58例,治愈出院病例373例,死亡病例8例。现有疑似病例48例。累计确定密切接触者3921人,其中307人尚在隔离医学观察中。确诊病例中东城区14例、西城区53例、朝阳区72例、海淀区63例、丰台区43例、石景山区14例、门头沟区3例、房山区16例、通州区19例、顺义区10例、昌平区29例、大兴区39例、怀柔区7例、密云区7例、延庆区1例,平谷区尚未有病例,外地来京病例25例。
全市有14个区已连续14天以上无新增确诊病例,具体为平谷区自有疫情以来无报告病例,延庆区54天,门头沟区44天,怀柔区40天,顺义区38天,密云区35天,石景山区33天,大兴区33天,房山区30天,昌平区29天,西城区27天,通州区27天,海淀区16天,丰台区14天。
责编:李晓航